自从“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意见”发布之后,游戏化教学似乎成为了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日常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特别是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下,游戏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多幼儿园和小学的认可和采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人对游戏化教学缺少了解,还有一些人心存顾虑。那么,什么是游戏化教学?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
什么是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融合进教与学的过程当中,通过互动有趣的教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
关于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传统的方式有很多,我就不多说。我更多是站在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运用互动技术和智能技术开展游戏化教学,激发3-12岁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1、老师要转变观念,转变心态
俗话说的话:“蹲下来,与儿童平等对话,才能真正了解儿童,才能赢得儿童的信任。”
过去几十年,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方式似乎已经根深蒂固,要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科学有效的游戏化教学,首先需要老师们转变观念,转变心态,虚心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技术。
其次,要抛开“以教师为中心”的固有思维,学会从儿童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要懂得倾听儿童的心声,运用儿童感兴趣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儿童去学习和探索。
2、把学习者放在“中心”位置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表明,儿童是好奇的,是喜欢探究的。但为什么,儿童到了课堂上就不爱学习了呢?
因为,儿童是好玩的,也是好动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却要求儿童“正襟危坐”、“洗耳恭听”,严重压抑了儿童的天性,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教研人员和老师能够根据儿童爱游戏、爱运动的天性,设计互动有趣的教育游戏,把知识融合进游戏里面,让儿童自主掌控游戏的过程,在游戏闯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效果必然事半而功倍。
3、教育游戏的设计要有故事性和趣味性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课程设计要有创意,要有故事情节,才能够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如果可以的话再进一步,根据儿童喜爱运动的特点,把传统文化元素和体育运动巧妙融入了游戏化学习课程里面,让小学生有一种沉浸感和代入感,在游戏过程中顺道把美育知识和体育知识也学了。
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活动化、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儿童对知识的记忆,而且可以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还可以促进大脑和四肢的协调控制能力,一举而多得。
4、创设沉浸式、情景式的学习场景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儿童难以理解,而且也很难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得到体验,特别是安全知识和科学知识,相信很多老师都深有体会。
因此,要创设情景式、沉浸式的学习场景,让小朋友虚拟进入奇幻的科普教育场景和危险的安全教育场景里面学习和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还能拓宽孩子的视界,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小结
2022年1月,教育主管部门正式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接下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互动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将会进一步提速。
2022年4月,“义务新课程标准(2022版)”颁布,加强幼小衔接,强调小学一二年级课程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综合以上两个重要信息,我们有理由相信,游戏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式、沉浸式学习方式一定会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非常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