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变化有以下四点:
第一点,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时占总课时比例10%-11%。占比超过英语科目。
第二点,加强幼小衔接,强调小学一二年级课程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第三点,强调学科实践,规定每学科拿出10%的课时开展实践活动。
第四点,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
什么是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学习?
“新课程标准2022”,特别注重学段衔接,尤其是“幼小衔接”,要求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那么,什么是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学习?
活动化学习,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成为探究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在体验和思考。
游戏化学习,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生活化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和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何开展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学习?
了解什么是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学习之后,接下来谈谈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第一,设计趣味性、互动性、挑战性的教育游戏
小学生的思维,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最好能够从生活中选取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设计趣味性、互动性、挑战性的教育游戏,让小朋友看得明白,听得清楚,能够理解。
第二,创设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场景。
小学阶段,有些知识是很难安排小学生在课题上和现实生活当中去学习和体验,例如科学知识和安全知识。
以小学科学为例,可以借助AR、MR、体感等创新技术,创设情景式、沉浸式的学习场景,让小朋友“身临其境”地探究和体验,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
结语
如果说,强健的体魄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和事业的基础。那么,“新课程标准2022”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体育课时,增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是基础教育的“强基固本”工程。
如果说,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减负、增效、提质的关键。那么,“新课程标准2022”注重学段衔接与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教育“正本清源”的良策。
期待“新课程标准2022”的发布,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承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