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辣的暑假到来了,当学生们抛开学习压力“享受”惬意假期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正在“热火朝天”地学习,她们的学习精神实在让人敬佩。
在教育系统的各种培训活动中,小学和幼儿园领域的课程游戏化主题培训比较受欢迎。因为,“新课程标准(2022)”提出,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全面普及课程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
谈到课程游戏化,我有些心里话要说。最近两年,我在全国各地参观了许多小学和幼儿园,发现很多小学一二年级依然采用“应试教育”,还有为数不少的幼儿园存在“小学化”、“超纲教学”。这些情况着实让人担忧。
值得开心的是,也看到少部分小学和幼儿园紧跟国家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在设计活动化、游戏化课程的时候把AI技术、AR技术和MR技术融合进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在安全教育、科学教育和体育教育等方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体感技术与安全教育的结合
我在小学和幼儿园里面看到,安全教育是天天讲,日日说,教室的墙上,学校的主要通道上都贴满了安全教育的宣传画,每个学校都把安全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但是每年暑假寒假,总有溺水、交通、火灾等儿童安全事故发生,让人痛心疾首。
为此,我专门请教了应急管理部门的专家,应该如何提高小学和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质量。专家们表示,首先要肯定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建议学校在采用图文、视频、动画等传统材料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采用更加立体、更加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到,身体做得到,而且可以反复练习,形成大脑记忆和肌肉记忆。那么,当危险真的来临的时候,逃生和自救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在应急管理专家的介绍下,我参观了陕西榆林市某幼儿园的AR智慧教室,体验了情景式、沉浸式的安全教育课程,其技术原理就是采用AR、MR、体感等互动技术模拟出地震、溺水、公交车起火、电影院起火等逼真的三维场景,让学习者虚拟进入场景里面学习,在互动体验过程中了解溺水、地震、火灾等安全知识,掌握逃生自救的技能。
体感技术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现在的小学和幼儿园基本上都配置了科学室,科学室里面的仪器、设施一应俱全。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科学室基本上是静态为主的教育装备,明显吸引不了数字时代、智能时代出生和成长的儿童的学习兴趣。
我一直坚定认为,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远比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重要。如果我们的科普教育工作者能够站在少年儿童的角度去观察,以“教学相长”的谦和心态去跟少年儿童交流,放下成年人所谓的“身段”去倾听少年儿童的心声,我们的科普教育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值得欣慰的是,日趋成熟的互动技术与沉浸式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小学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领域。前段时间,我在广州某小学参观,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在一个几十平方米的空间里面,营造出天文、地理、深海等数十个科普教育场景,让小朋友身临其境,流连忘返。而且,每一个科学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富有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小朋友一步步深入学习和探究。
体感技术与体育教育的结合
今年4月份颁布的“新课程标准(2022)”,高度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课时的比重仅次于语文和数学,获得一片掌声。在欣喜之余,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儿童的体育锻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研究表明,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心脏收缩力较弱,不能承受太大的负荷。骨骼硬度小,容易变形。肌肉收缩力较弱,缺少耐力,容易疲劳。
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必须杜绝标准化、专业化的体育锻炼,而是应该设计活动化,生活化的趣味体育游戏吸引小朋友,逐渐培养小朋友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像下面这个《小小消防员》AR体感运动游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控制三维场景里面的人物,在消防员训练基地里面奔跑、跳跃、走平衡木、钻轮胎、快速绕杆、水枪灭火......,玩得不亦乐乎。
在轻松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在三维场景里面的人和物身上,全身心融入了运动游戏的故事情节里面,不知不觉中,小朋友的力量、速度、柔韧性和协调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结语
在参观小学和幼儿园的过程中,我看到绝大部分老师高度认同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要向生活化、活动化、游戏化的方向转变,因为他们总结发现,过去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导致了非常的“后遗症”,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当然,也有少数的老师在思维上未能完全转换过来,还在坚持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理念,不愿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研究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愿意沉下心学习教育信息化技术,教学能力已经明显跟不上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节奏。
在参观小学和幼儿园的过程中,看着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小朋友,我经常会想,十几年后这些小朋友会陆续走出校门,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我们的小学和幼儿园故步自封,不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教育技术去激发小朋友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能够承担起未来二十年,未来三十年社会发展的重任吗?
这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